2024年山东省“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情况(2024年第3期,总第66期)

时间 : 2024-06-18 10:01:37 【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日照市开展双随机抽查“码上监管”

深化涉企阳光执法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感受度,解决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问题,日照市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与日照市涉企联合检查平台深度融合,通过“制度化、清单化、信息化”开展“码上监管”,实现线上“联合抽”与线下“联合查”全过程公开,做到“一体检查、全面体检,阳光执法、无事不扰”。

一是常态长效,以“制度化”促涉企检查备案“规范化”。出台《关于推进深入跨部门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规范涉企检查督导调研八条措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涉企联合行政检查的工作方案》,建立涉企行政检查年度备案机制,实行执法检查“多


头备案”,除向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计划外,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年度涉企执法检查计划报市政府办公室、市司法局备案。开展行政检查实施情况专项监督2次,坚决制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企,规范执法检查行为,切实解决执法任性问题。

二是分类实施,以“清单化”促涉企检查事项“规范化”。针对执法领域中常见、高频违法行为,督导各相关部门单位分类梳理适用联合行政检查的事项,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清单为基础,联合编制“综合查一次”任务清单,明确和规范联合行政检查事项名称、检查对象、执法依据、检查主体、联合部门等,制定市级部门联合抽查事项539项、部门联合抽查计划183个。

三是创新模式,以“信息化”促涉企检查监管“规范化”。建立日照市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形成以跨部门跨层级“系统自动匹配、部门统一到企”的涉企联合检查工作机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日照市涉企联合检查平台,自动生成“企业码”。入企检查前,执法人员通过平台提报检查计划,预约检查时间,平台实时匹配、自动合并,统一检查时间;入企检查时,执法人员通过移动端扫描“企业码”开展检查;入企检查后,企业通过“企业码”反馈检查结果满意度。通过创新“码上监管” 模式有效解决了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打扰。

 

昌邑市市场监管局“四步工作法”

助推企业信用修复

 

昌邑市秉承“服务促监管、创新求突破”的理念,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以提升企业信用建设水平为重要抓手,实施“分类管理、事前预警、两书同达、专人帮办”四步工作法,持续优化涉企信用修复服务,打通“堵点”“痛点”,助推企业提质增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硬实力”。

一是管好责任田,分类管理打基础。通过全面摸底排查,对经营异常的市场主体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按照业务领域进行分类梳理,找出信用高风险企业及信用高风险事项,建立健全相关台账,方便查找与监管。排查梳理失信企业108户,并安排专人负责,主动联系对接,及时引导进行信用修复。通过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增强管理精度,更好掌握全市企业信用情况,完成信用修复2691件,其中行政处罚类2件,经营异常名录类2682件,移除黑名单7件为企业信用提升打牢“地基”。

二是下好先手棋,事前预警消隐患。建立完善事前预警机制,梳理企业发生频率较高的信用风险点,制作“明白纸”,编制“高频”违法信用合规指引清单,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企业信用建设专题,扩大宣传力度。结合日常抽查、检查、执法办案工作对企业进行警示宣教,以案释法,制定针对性指导措施,精准帮扶,防止出现信用问题。针对各类失信市场主体,通过“企信通”、电话、上门送达等多种形式,推送信用修复提醒与操作指南,对办事企业,工作人员主动靠前一步,帮助查询信用记录。对存在失信情形的,提醒及时修复,提供精准化指导,有效解除企业在招投标、投融资、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的限制,释放主体活力。

三是打好机制牌,“两书同达”提效能。积极推行“两书同达”制度,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向被处罚企业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明确告知信用修复途径和相关流程,指导企业提前做好信用修复准备,当好信用修复“服务员”。今年以来,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100余份,及时告知信用修复条件和公示要求,在满足修复条件后,提醒企业进行信用修复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帮扶。

四是当好勤务兵,专人帮办优服务。坚持服务靠前、专人帮办,多渠道办理信用修复业务。依托市发改局设立的“昌邑市信用办”微信服务平台,由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信用修复服务。针对不熟悉流程的企业,工作人员耐心细致讲解,帮助沟通协调有关部门获取信用修复资料。今年以来,已有73家企业享受到了便捷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一口申请、零次跑腿、即时办理”。